在苏南水网纵横的望虞河畔,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沪武高速公路HWK-CS5标段建设正全速推进。

施工现场焊花飞溅、机械轰鸣,展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项目党支部坚持“一路同行,两路先锋”理念,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为工程建设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项目部创新建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安全检查队”三队联动安全管控体系,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综合排查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发现并整改安全风险隐患85项。在望虞河等关键工点,党支部组织并且开展防汛防淹溺综合应急演练,模拟强降雨导致水位暴涨、人员落水等险情。演练中,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带领各应急小组完成人员搜救、堤防加固等科目,明显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党支部牵头安全部推行“安全积分超市”激励机制,通过量化安全行为、兑换实用物品的方式,激发一线作业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这一创新举措使“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深入人心,为项目建设筑起了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
打造攻坚“红色引擎”,推动技术创新与施工进度双提升
面对望虞河主桥这一控制性工程的施工难题,党支部组建“技术创新”党员先锋队,聚焦“涉航道原位重建桥梁下部结构拆建协同一体化”技术瓶颈开展专项攻关。党员带头开展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创新提出非对称支撑围堰设计的具体方案,通过工艺优化和工序创新,成功将关键工序工期缩短15天。

在常福新线支线上跨桥拆除、望虞河主桥左幅钢桁梁首吊等重大节点施工中,党员先锋队全程驻守一线,严格把控吊装精度和质量安全,确保各项关键工序一次成优。通过“党建+技术创新”模式,项目已形成工法1项、申报专利2项,多项首件工程成为品质标杆,充分彰显了党组织在技术攻坚中的引领作用。
项目部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党建指导员+班组长+技术员”三级联动矛盾调处机制,与沿线村镇及常熟市交通工程管理处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7份。党支部建立民生诉求台账,累计修复道路、清理沟渠等民生实事9件,精准回应群众关切。

在福圩村夜间桩基施工噪音纠纷中,党建指导员现场办公,组织多方协商优化实施工程的方案,采取降噪措施并邀请村干部监督执行,高效化解矛盾10余起,实现了“小事不出班组、大事不出项目、矛盾就地化解”的目标。“红纽带”党员志愿服务小队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河道清淤、高考护考等志愿服务活动,在考点设立“爱心服务站”提供应急保障,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理解支持。
党支部创新实施“导师带徒+专项培训+技能比武”三位一体人才教育培训模式。通过“后浪计划”选拔经验比较丰富的党员技术骨干担任导师,与青年员工结对帮扶,加速青年成长。开展“金刚钻”系列专业方面技术培训,聚焦深水基坑施工等难点问题,组织专题授课、案例分析和模拟推演,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项目部创新举办电焊工技能比武大赛,设置安全操作、焊缝质量、工作效率等多维考核指标,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效果。党建指导员常态化开展“心连心”谈话和工区调研,及时掌握技术人员思想动态,形成工作月报30余篇,为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技术非常精湛的先锋团队。

夕阳西下,望虞河畔的施工现场依然灯火通明。焊花闪烁中,党员先锋队的身影格外醒目。机械轰鸣里,青年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飘扬。沪武高速HWK-CS5标项目党支部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深层次地融合,以实干诠释担当,用实效检验成果,在这片热土上续写更精彩的筑路华章。(李超 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