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乐鱼

产品中心

襄汾县职教中心倾力打造“山西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

来源:leyu乐鱼    发布时间:2025-05-13 08:55:57
产品详情

  在襄汾县职教中心,劳动教育已经渗透于职业教育中,融入学生日常。他们秉持“立德树人 德技并修”的教育方法的理念,以劳动育人、以匠心筑梦,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触摸真知、在汗水中培育品格。今年3月,该校被评为“山西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

  在襄汾县职教中心的校园里,有一处充满了许多活力与激情的地方——现代化劳动教育实训基地,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校园之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4月30日8时许,踏入该校实训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工具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劳动交响曲。在数控加工车间,学生张福临正专注地操作着数字控制机床。他的眼神紧紧盯着显示屏,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熟练地输入指令,随着机床的缓缓启动,金属材料在刀具的雕琢下逐渐呈现出精密的形状。他微微上扬的嘴角,透露出自信,“刚来的时候,面对这些复杂的设备,我心里直打鼓。但经过一次次实操,我现在已经能独立达成目标了。”

  为了给学生打造优质的实践平台,学校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心血。当初,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负责基建的李师傅回忆道:“那时候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就想着快点把基地建好,让学生们能早点用上。”

  学校迅速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在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实训基地的建设细节。从设备的选型采购到场地的布局规划,每一个方案都经过反复斟酌。负责教学设备采购老师王艳萍说:“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条件,这些设备都是精挑细选的,要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

  如今,实训基地不仅配备了先进的设施设备,还组建了一支由资深专家领衔的专业教学团队。团队中的张强总是穿梭在各个车间,耐心地指导学生。“这些学生都很有潜力,每次看到他们通过努力掌握新技能,我都特别欣慰。”张强笑着说。学校还定期对实训基地来维护和升级,确保其始终保持实用性与先进性,为劳动教育的持续深化提供坚实保障。

  “今天,我们共同来讨论如何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全学科教学中?”4月30 日16时,在襄汾县职教中心的教师培训室里,40余位教师围坐成环形,开展热烈讨论。当资深教师分享“将钳工实训融入机械课程”的创新案例时,年轻教师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课件,目光专注而炽热,笔记本上飞速记录的字迹播撒下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的种子。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一方面,积极聘请有着非常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在今年4月的一次全员培训中,教育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劳动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老师们时而低头记录、时而热烈讨论。语文老师刘惠丽感慨道:“原来劳动教育可以和我们的学科结合得这么紧密,以后我要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与劳动相关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劳动的魅力。”

  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在非遗绣球制作课堂上,老师陈丹峰不仅教授非遗绣球的理论知识,还带领学生参与面料裁剪、缝制等实践。“同学们,每一件精美的绣球背后,不能离开辛勤的劳动。从设计构思到制作完成,每一步都要求我们用心去对待。”陈丹峰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实现了在人才教育培训全过程中的深度渗透。

  “先按照图案掐丝,再将掐好的丝粘贴到图画中,最后用彩沙逐层填入,边填边轻压让画面保持平整均匀……”4月29日10时许,在襄汾县职教中心的景泰蓝掐丝珐琅课上,老师耐心指导,同学们手持工具专注创作,彩沙与金丝交织,尽显传统工艺的细腻与匠心。

  学校还依据不同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劳动实践项目。电梯维修专业的展示现场,学生们身着制服,熟练使用工具,尽显专业素养,赢得阵阵掌声;计算机专业编程竞赛紧张而热烈,学生们在代码世界里比拼;机电专业的机械制作车间内,学生们操作机器,将金属打造成精致零件……

  社团活动同样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花艺制作社团里,成员们热烈探讨制作的过程;激光木艺社团中,大家精心创作广胜寺微型景观。社团成员韩夏莹分享:“在这里既能发挥创意、团队协作,又能学到知识,特别充实。”

  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政治思想与专业能力双提升,将“劳动最光荣”观念深植心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也逐步养成。职教中心主任王俊亮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劳动教育,创新模式方法,加强校企社合作,拓宽教育资源渠道,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续写职业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