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乐鱼

产品中心

武汉东湖学院新闻传达专业:“1+2+N”形式育出新年代传媒“生力军

来源:leyu乐鱼    发布时间:2025-09-25 13:57:58
产品详情

  2022年,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达学院新闻学专业跻身国家一流专业建造点;2024年3月,该学院党总支当选全国高校党建作业标杆院系培养创立单位,同年9月,该学院摘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谓,成为湖北省仅有获此荣誉的民办高校。这份份“国字号”荣誉的背面,是武汉东湖学院新闻传达专业深耕实践育人的立异打破——构建“1+2+N”实践育人形式,以党建为魂、双轮为驱、多元为径,为新年代新闻传达人才教育训练供给了可仿制的“东湖方案”。

  “作为未来的新闻人,笔下的每一个字都连着职责与担任。”接连四年参加“秭归脐橙工业复兴”实践报导的新闻学专业学生胡邈,在实践日志中写下的这句话,正是该专业党建引领的生动注脚。学院立异施行“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构成“双向进入、穿插任职”的特征架构:院长胡蕾一起担任党总支书记,广告教研室副主任白玉洁兼任教师党支部书记。这种“党建+教育”的深度交融形式,打破了党建与教育的壁垒——经过“主题党日”“党员先锋岗”等载体,党员教师牵头课程思政演示课程、一流课程建造,结合党建主题规划实践项目,培养出一支“政治强、情怀深”的教师队伍。

  “课程思政+主题实践”的育人系统,让思政元素天然融入专业实践。胡蕾接连8年在《新闻采访》课程中设置主题化实践,学生环绕“武汉每天不一样”“疫情中的武汉”“湖北赤色革新留念地”等主题展开报导,相关成果在湖北省新闻实践技术比赛中屡获佳绩,其课程与团队也获评湖北省课程思政演示课程和教育团队。严语在《品牌策划与推行》中锚定“文明自傲”,带领学生为江夏莲藕、恩施硒茶等荆楚品牌做互联网推行;李婷在《新闻采写实训》中聚集“底层管理”,安排学生深化社区记载民生故事。

  现在,该专业已有7门课程获批湖北省一流课程,构成“课课有思政、实践有情怀”的育人格式,“学中做、做顶用、用中悟”的实践育人生态已在专业界蔚成风气,“党建+新闻”主题实践更让“第二讲堂”成为育人主阵地。师生走进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展开“赤色新闻创造”,深化秭归记载“脐橙工业复兴”故事;省级课程思政演示课程《新闻采访》将讲堂搬进武汉龙源赤色报刊博物馆,经过沉溺式教育解码百年赤色报刊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捕梦方案”“小橙故事”两支实践队扎根村庄,用镜头记载复兴脚印,近五年屡次获评“推普助力村庄复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自愿服务活动团队、湖北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异团队等荣誉,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在入脑入心。

  “当AI写作成为常态,新闻教育有必要跟上技术迭代的脚步。”长江日报高档记者王欣作为该校校企协作授课教师,在该校授课时的慨叹,道出了新闻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武汉东湖学院以“数智赋能+校媒协同”双轮驱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为贴合作业开展需求,学校2022年建成融媒体归纳试验实训中心,集理论学习、实践教育、项目实战于一体。在这里,《数据可视化》课程让学生将单调的数据转化为动态信息图;《网络言论状况剖析》讲堂上,清博智能监测东西助力学生追寻热门传达轨道。依托2021获批的湖北省移动新闻传达(课群)教育团队,该专业开设《交融新闻报导》《移动直播》等课程,让学生在实在业务流程中把握融媒体技术。每年更新的教育软件,更保证教育内容与作业需求“零时差”。

  校媒协同则打通了人才培养的“最终一公里”。学校与法治日报、长江日报、湖北电视台等30余家媒体共建实践基地,20余名资深记者常驻学校授课。学生参加的“社区新闻发掘”“赤色新闻视频制造”等实在项目,累计产出著作超百件,2022届新闻学专业结业生袁帅的著作还斩获湖北省宣传部好新闻奖,完成“在校即实战、结业即上岗”。

  产教交融的深度,更体现在“实践反哺教育”的立异中。新闻教研室张洁意教师在长江日报挂职期间,恰逢武汉防汛要害期,她将抗洪一线的实战阅历与武汉洪涝多发的地域特征结合,开宣布防汛抗洪应急融媒体虚拟仿真课程。该课程不只获批湖北省一流虚拟仿真课程,更登陆国家才智教育渠道,为全国高校供给了“从实战中来、到教育中去”的特征资源,显示双轮驱动形式的辐射价值。

  “从学校记者到参加国家级报导,两年阶梯式实践让我快速生长。”现就职于湖北播送电视台的新闻专业结业生杨旭辉回想,从《新闻采写实训》的学校报导,到湖北电视台实习,再到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驻韩国记者的实习,实践渠道的层层晋级让她完成了作业跨过。

  作为“N元实践”的中心支撑,2022年获批的湖北省新闻实务根底教研室,构建起“根底训练-专业实操-作业实战”的递进式链条。“咱们咱们都期望让实务教育像毛细血管浸透人才教育训练全程,既练着笔能写、对镜能讲、开机能拍的硬功夫,又育洞悉新闻价值的软实力。”教研室主任张洁意介绍,建立以来已安排“新闻实务作业坊”30余场,成为衔接讲堂与职场的要害枢纽。

  根底实践阶段,非线性修改试验室、学校媒体渠道让学生练就厚实基本功;专业实践中,每年100余名学生走进省市媒体,承受“校内导师+作业导师”双辅导;立异实践环节,“安途优”赤色旅游APP、“荆楚品牌推行”等项目推进学生在比赛中打破立异。近五年,该专业学生斩获国家级、省级学科比赛奖项400余项,“捕梦方案”摘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立异创业大赛省级银奖,30项立异创业项目获国家级、省级立项。

  “咱们培养的不是坐而论道的墨客,而是能担起年代任务的新闻人。”学院副校长许承光表明,“1+2+N”形式将以“全国党建作业标杆院系”为新起点,继续深耕实践育人,为培养“政治强、情怀深、业务精”的新年代传媒人才注入连绵不断的动力。现在,这一形式已招引数十所高校调查取经,被30余家新闻媒体报导,成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标杆样本。(通讯员:隗辉 严语)

  武汉东湖学院干部师生热议留念中国人民抗日战役暨世界反法西斯战役成功80周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