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之畔的赛场到全国的车间、田野、校园,新赛项引领的产业方向、新人才彰显的时代特质、新生态凝聚的社会共识,正汇聚成技能强国的磅礴力量。当更多人以匠心筑梦,用技能立身,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必将迎来更璀璨的未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念也将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快看!机械臂长眼睛了!”9月21日,河南省郑州中原国际会展中心S4展馆内,一声惊呼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赛项的操作台旁,选手指尖在键盘上翻飞,一行行代码流进控制管理系统,原本“盲操”的机械臂突然精准转向物料台,稳稳抓起细小零件,误差竟不足0.1毫米!
“这可不是花架子,是生产一线急需的智能升级!”裁判长王春峰的声音适时响起,观众席的惊叹随即化作雷鸣般的掌声。
9月19日至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举办,3420名技能英才在此同台竞技,106个赛项中超50%聚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技术等新领域,这场“技能全运会”不仅展现着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更折射出产业升级与人才发展的时代脉络。
“传统咬膜做义齿要一周,现在数字化技术一天就能完成!”口腔工艺修复技术赛项联络员梁金鑫指着赛场上的3D打印机介绍。作为本届大赛6个新增世赛选拔项目之一,该赛项的数字化设备与流程,精准回应了群众“看牙慢”的民生痛点,成为大赛对接社会需求与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乡村振兴专项赛场同样激战正酣,农机智能化技术选手张乾坤的双手在电气设备间翻飞,1小时内将200多根线束精准接入开关与电磁阀,每接对一根线,设备便亮起一盏绿灯。“7个乡村振兴赛项,专为农业现代化育人才。”裁判长韩振生表示,这些技能高手将成为田间地头的“技术骨干”,为乡村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污水处理项目首次跻身国赛,河南选手陈超越手持移液管将药剂误差缩至0.1毫升,以快于预设20%的速度校准电机轴,摘得该项目首个全国金牌,彰显生态环保领域的技能突破。
传统赛项亦紧跟技术迭代步伐。数控加工赛场,连续三届担任裁判长的宋放之细数变化:“从第一届的普通车床,到如今的国产五轴复合车削中心,设备升级见证着工业母机领域的技能升级。”
光电信息技术赛场,选手们专注于接线槽裁剪、布线调试等精细操作,“当大家的技艺水平趋于接近时,心态与细节便是决胜的关键。”获得该项目银奖的厦门技师学院教师郑锦灿深有体会,他曾入选第46届世技赛国家集训队,“像剪接线槽这样的基础操作,尺寸精准度、切口平整度都必然的联系到布线安全与美观,没有捷径,唯靠千锤百炼,手上功夫往往在毫厘之差上见真章。”
无人机驾驶(植保)新增户外实操,区块链技术涵盖运维、合约开发等四大模块,无不考验选手综合能力。“赛项跟着产业走,技能围着需求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指出,大赛通过动态调整项目设置,始终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编程再优,也要到车间找答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赛项选手杜崇鹏的白大褂口袋里,既装着博士学位证书,也揣着满是油污的操作手册。本届大赛33%的选手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3名博士、286名硕士扎堆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彻底打破“技能人才学历低”的刻板印象。
赛场内外,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选手演绎着别样的匠心故事。57岁的装配钳工胡新华与来自广州的18岁砌筑选手刘洋同场竞技,前者为传艺而来,后者用带茧的双手诠释着年轻一代的坚守:“赛前反复练摆砖、调灰缝,手指磨出茧也没停,每块砖的对齐都是对匠心的践行。”
本次大赛,云南代表团斩获2金3银5铜,首次实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21岁的酒店接待项目金奖得主李雨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来自云南交通技师学院的她同时也是一名指导老师,此次更入选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酒店接待看似是软性服务,实则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每一次应对,都考验专业素养与心理素质,细节没有捷径,唯有反复练习总结才能自然到位。”李雨霞坦言,希望在更高舞台展现中国青年专业风采。
企业职工与院校师生的“双向奔赴”更显人才生态活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大赛中企业职工占比达21%,较往届显著提升;41岁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刘玉琳放下教鞭重拾工具,“亲身参赛才能沉淀更有价值的教学智慧。”
“优秀工程师要过三关:知识关、协作关、实践关。”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赛项裁判长王振林的总结,道出新型技能人才核心素养。从高知人才到青年学徒,从企业骨干到院校教师,多元群像彰显“人人皆可成才、技能成就未来”的实践。郑锦灿也表示,会把参赛经验分享给学生,鼓励他们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机器人唱豫剧太奇妙了!”绝技绝活展区,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的人形机器人水袖翻飞,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演绎得淋漓尽致。从全国征集的226个项目中精选出的40项绝活轮番上演:新疆沙粒画用细沙勾勒立体图景,四川雅安藏茶以宋代点茶技艺再现茶马古道情谊,“一剪年轻十岁”的美发绝技让观众现场体验视觉“逆龄”效果。18.3万人次现场观赛,在惊叹中感受技能之美。
技能强国论坛上,政企校代表共探“人才红利转型”路径。“产教评”生态链合作伙伴签约、410家院校发起“河南倡议”、326家评价组织推出“郑州倡议”,从培养到评价形成闭环。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副校长于海表示:“要把国赛标准融入教学,让技能培养更接产业地气。”70个“技能培训小课堂”同步开讲,青少年戴着AI眼镜学心肺复苏,用3D打印笔描绘创意,技能的种子在互动中萌芽。
闭幕式上,“技”字会旗从河南传递至浙江,灯光下的奖牌与选手村留言箱里的感谢信同样温暖。“床品像家里的一样软,葱爆羊肉香到难忘,河南的热情把异乡变故乡。”河北选手的留言,道出赛事服务的温度。348名选手最终摘得奖牌,35人获“参赛团最佳选手奖”,21个代表团获“突出贡献奖”,这些荣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磨砺。
大赛落幕,技能之光不熄。从黄河之畔的赛场到全国的车间、田野、校园,新赛项引领的产业方向、新人才彰显的时代特质、新生态凝聚的社会共识,正汇聚成技能强国的磅礴力量。当更多人以匠心筑梦,用技能立身,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必将迎来更璀璨的未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念也将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别的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有关规定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以大赛为契机,推动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永久落户航空港,打造集“比赛、展示、体验、观摩”于一体的“竞技航空港”赛事品牌,让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全省会展行业的龙头,承办更多高规格的全国乃至国际性重大赛事...
最终,来自11支不同代表队的运动员分别夺得各自级别冠军。山西队50公斤级选手章歆怡赛后表示,“回去后要更加努力训练,争取下次站上更高的领奖台。” 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拳击协会...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组委会委员、大赛执委会执行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同民在发布会上介绍河南省承办此次大赛取得的经验和收获。
以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技能领域交流互鉴为主要内容的技能筑梦行动,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持续推进“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建设。
河南省人才集团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将以此次参与大赛为契机,以“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持续深入落实我省“技能河南”建设,发挥好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加大力度用好各类技能提升平台,持续推动职...
“硬核”成果丰硕 赛场之内,选手们调试的是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角逐的是时代先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相比...
本届比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与。经过3天角逐,106项赛项评比,348名选手摘得奖牌。
穆塞蒂在战胜舍甫琴科后庆祝胜利 半决赛中,穆塞蒂表现极具掌控力,最终以6:3、6:1强势挺进决赛。 此前的另一场半决赛中,塔比洛以6:4、7:6(0)击败来自美国的4号种子选手中岛布兰登,成功锁定个人职业...
在22日进行的女子难度项目中,东京奥运会冠军、斯洛文尼亚名将加恩布雷特成功完成两条线路,排名第一。中国队另一名选手骆知鹭排名第21位,同样跻身半决赛。 男子方面,东京奥运会冠军希内斯·洛佩兹状态上佳...
由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市青少年运动训练中心和市学生发展中心承办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驻马店市青少年轮滑锦标赛暨短道速滑资格选拔赛在这里激烈进行。
“双节”将至,驻马店多部门联合“护价”!商超、景区价格平稳,放心买、安心玩
9月29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初八。早安!新的一天充满无限可能,无论昨天如何,此刻都是全新的开始。
“驻马店文创产品惊艳亮相文博会,实力“圈粉”,火爆“出圈”丨《今日驻马店》资讯第183期发布
上一条:但斌《时间的玫瑰》解读(三)
下一条:广州环境保护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