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22级中德2班学生李景扬(右)向师弟们展现毕业规划——新能源电池智能安装作业站。 河北日报记者 解楚楚摄
操作员经过触摸屏下发订单,库卡机器人精准抓取电芯并完结部件拼装……5月27日上午10时许,保定技师学院归纳实训室里,2022级中德2班学生李景扬在教师赵浩楼指导下,对毕业规划——新能源电池智能安装作业站进行技术打磨。
“这个作业站是我和同学从零开始规划制造的,集成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海康威视视觉体系等先进的技术设备,能轻松完成电池组分拣、加工、拼装等工艺全流程的柔性智造出产。”李景扬精神焕发地介绍。
21岁的李景扬,凭仗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过硬技术,提早被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选用。一周后,他将脱离校园,到坐落涿州市的公司总部集训,之后前往摩洛哥分公司,成为一名拿高薪的调试工程师。
从高考失落的学生到企业争抢的高技术人才,让李景扬完成蜕变的,是保定技师学院展开的中德作业教育协作项目。
“培育高素质技术技术人才,让学生完成高质量充分工作,是项目建立的初衷。”保定技师学院院长崔欣和记者说,从2018年9月起,学院与德国南图林根州手艺业协会协作,开设了中德班,引进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元制造业规范和查核体系,致力于培育“金蓝领”。
走进中德班实训讲堂,扑面而来的是炽热的制造气氛。上一年入学的25名中德5班学生正在车床前规划制造超小型手拧陀螺。车床飞转,碎屑纷飞,塑料棒、棒槌、铝棒逐步变成一个个鸽子蛋巨细的陀螺。
16岁的崔泽昊展现了他的著作。他用手一拧,塑料原料的陀螺在地上十分快速地旋转,稳稳地转了3分钟。
“讲堂就像一条小型出产线,真是超乎我的幻想。”崔泽昊说,他是保定市曲阳县人,自从来了这所校园,对制造业越发入神,车工、钳工、电工等实训内容让他感到“越学越有意思”。
记者看到,他们学习的教材不是一般讲义,而是依据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块和学习方针编写的作业页。比方这节课,便是一个模仿订单:运用一般车床制造一批(50件)旋转陀螺小礼品。
崔欣介绍,在学制上,初中毕业生上5年,高中或中职毕业生上4年。中德班活跃与西门子、华为、长春合心科技等企业协作,一起建造实训基地,推动产教交融。现在,中德班现已接收七届共500余名学生。两届毕业生中,90%以上的学生顺畅考取德国IHK作业资格证书,悉数学生完成本专业对口工作。
最近,2021级中德2班学生陈日耀有了甜美的烦恼,他收到多家国企调试工程师岗位的入职约请。前不久,陈日耀在河北省第二届作业技术大赛上大显神通,摘得“工业4.0人机一体化智能体系”赛项铜牌,取得“河北省技术能手”称谓,拿到了技师技术等级证。陈日耀说,他将在技术成才的道路上一向走下去。
上一条:米东区技工学校新建高标准实训车间
下一条:衡阳市应急管理局